(长江网记者 齐云 通讯员 刘侃)两个抓网一张一合,每45秒从水上抓取一网凤眼莲(俗称水葫芦),抓面为13.5个平方米,分量约300公斤。11月17日,武汉市首台凤眼莲主动采收机在东湖高新小南湖投入试用,不到5分钟,千余公斤的凤眼莲被打捞上岸。据武汉水资源环保作业促进会担任的人介绍,凤眼莲打捞难题有望得到破解。
下午2点,记者来到东湖高新小南湖凤眼莲采收基地,只见本来人工打捞的小舟没了身影,一台专门打捞凤眼莲的机械正在水中作业,打捞湖中的凤眼莲。记者看到,这台专业的打捞机由双作业臂塔吊、两个抓网及自控机电体系构成,其间一个抓网“打开”,伸向湖中打捞凤眼莲,“合拢”后水平小幅旋转,然后将打捞的凤眼莲堆积在岸边,一起,另一个抓网完结相同的动作。
两个抓网一边抓,一边放,每45秒打捞起300多公斤的凤眼莲,抓面为13.5个平方米。依照一天8小时累计,抓取面约13亩,在水面拢料及时的情况下,可采收凤眼莲200-250吨/日,相当于200人的人工打捞。
这台主动采收机的规划者、武汉水资源环保作业促进会会长程康彦介绍说,凤眼莲是一种吸收氮、磷等富养分的东西与成长繁衍才能极强的浮水植物,被公认为是“吸污之王”。但由于体量大、含水多,采收处理吃力,一直是限制其大规模使用的瓶颈,也是一些富养分水域凤眼莲疯长成灾的重要原因。凤眼莲主动采收机研制成功,将有利于处理打捞难题。
程康彦说,该台采收机于本年1月28日开端规划,其间抓网制造历时半年多,于11月8日竣工,在全国尚属创始。他介绍,计划在下一年规划成可移动式的主动采收机。
打捞的凤眼莲将怎么样处理呢?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由人工操作的铲车将打捞的凤眼莲铲到一旁的空地上,经过几个月时刻晒干后,每1吨的凤眼莲可转化为100公斤的有机肥,完成再使用。
据了解,昆明滇池也采用了机械采收凤眼莲,采收人员站在船上,将水面上涣散的水葫芦会集包围后,经过笔直传送带提高上岸后,再经过水平传送带分配,进入破坏机进行破坏。随后,进入螺旋揉捏机做揉捏脱水。固液别离后,挤出液经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的水到达国家标准后排入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