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从“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标准化要素支撑、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3个维度,扎实推进标准化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南宁市关于“推进产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大做强做优南宁老友粉产业”的部署要求,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代拟《南宁老友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制定《南宁老友粉标准化品牌化工作奖励实施办法》,申请筹建广西南宁老友粉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南宁老友粉产业标准化专家库。
经过前期调研、标准梳理、编制起草、研讨座谈、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环节,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南宁老友粉产业链标准化需求,设计出覆盖基础通用与安全、原辅料、生产加工、营销与流通、绿色低碳与环保以及品牌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6个部分的南宁老友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该体系共梳理南宁老友粉全产业链有关标准308项,其中,现行适用标准269项,拟制修订标准39项,为推进构建南宁老友粉全链覆盖、协调统一、运行有效的标准体系,守护南宁老友粉质量安全及地方特色风味,快速推进南宁老友粉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为强化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率先推行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广泛培育、促进提升”的原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领跑者企业和其他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率先推行首席标准官制度,同时鼓励具备条件、有需求的企业建立首席标准官制度,促进标准化方法在公司制作、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
在技术要素支撑方面,为促进南宁市中药材及食品产业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建立东盟国家及其他几个国家(地区)中药材、食品等产品与服务技术法规、标准文本库,依托中国—东盟标准云平台,为该市出口企业掌握产品及服务输入国有关技术要求提供参考与指导。
推进标准升级对于助力产业转型、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该局通过与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标准助企拓展海外市场”调研活动,助力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标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宽海外市场。
针对广西南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曝气器”尚无执行标准的情况,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指导企业完成“企业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用户注册;指导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水处理用微孔曝气器》,并在“企业标准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确保生产加工“有标可依”,为产品快速进行市场推广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标准化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完善产业区域标准体系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征集2024年度区域标准制修订项目21项;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等10项南宁市地方标准;组织并且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瓶阀》《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宣贯解读活动。今年上半年,南宁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7项。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南宁市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标准化试点。自治区沃柑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9个试点被确认为2023年自治区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评估合格单位。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1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2个。
目前,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结合实际,制定《南宁市区域标准管理办法》,推动南宁市区域标准向“质量型标准”发展;探索开展区域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对实施满两年的区域标准进行评估,确保标准保持科学有效性;持续推进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助力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此外,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依托“南宁市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南宁学院设置标准化微专业;通过举办企业标准化公益大讲堂,开展企业首席标准官标准化技能培训,带领企业增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的意识和能力,多维度多渠道培养和输送标准化复合型人才,为南宁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标准化人才支持。